明诗第六

原文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注释

舒文展布文辞承上“永言”“发言”而言载实载其情志承上“言志”“为志”而言

引申为总结概括无邪即“思无邪”诗经·鲁颂里的一句孔子用来概括诗经的全部的内容

译文

尚书·舜典中大舜曾说过“诗是思想感情的表达歌是把诗的语言音节加以拉长来咏唱的”有了圣人的议论分析诗歌的含义已经十分的明白了所以郑玄的毛诗序“人蕴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是志用言语表达出来就是诗”诗歌创作要通过文辞来表达情志道理就在这里“诗”是扶持端正的意思要端正人的性情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归结到了“没有邪念”上面扶持端正的解释是符合这个意义吧

原文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乐辞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注释

云门云门黄帝时代的舞曲

大唐大唐歌名是对唐尧禅让的颂歌实际是后人拟作载入尚书大传

太康夏禹的孙子因荒淫而失国

顺美匡恶将顺其美将顺是顺着作指歌颂纠正即规劝讽刺的意思

六义指风颂三种诗体兴三种作诗的手法围绕引申为周密

子夏姓卜名商子贡姓端木名赐

离骚离骚这里以其为楚辞的代表

仙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曾使博士作仙真人诗该诗早失传

译文

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感情它们受到了外界事物的刺激便产生一定的反应心有感于外物而发为吟咏这是自然而然的从前葛天氏的时代玄鸟歌配上歌辞黄帝时的乐章云门照理也不会是只供空奏的曲子而没有歌辞的到唐尧时代有大唐歌虞舜有南风诗看这两首诗歌的文辞都非常质朴仅仅是达意罢了后来夏禹治水成功各种工作都已经井然有序了便有了歌颂他的九德之歌夏帝太康道德败坏他的兄弟五人就作了五子之歌来讽刺劝诫他由此可见用诗来歌颂功德和讽刺纠正过失是很早以前就有的作法了从商代到周代颂各体都已经完备成熟起来诗经的“四始”也开始光彩焕发的“六义”也周全而又精深孔子的学生子夏能够理解“素以为绚兮”的诗句的深意子贡能够领悟“如琢如磨”的诗句的道理所以孔子认为他们有了谈论诗歌的资格后来周王朝的德泽开始衰竭停止了采集民歌的活动春秋时代常常在外交集会的场合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用朗诵诗歌来互相酬答既可作为宾主的体面光荣又可显出自身的文化修养到战国时代讽刺楚怀王的离骚就产生了秦始皇虽然毁灭了大量典籍但他还是叫人写作了仙真人诗

原文
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严马之徒属辞无方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豫优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证则五言久矣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至于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注释

柏梁相传汉武帝元封三年修建柏梁台召集群臣在台上联句作七言诗每人一句句句押韵诗见古文苑卷八

属辞写作连缀

朝章在朝者的文章国采在野者的作品

遗翰遗留下来的作品指文章作品

召南行露召南·行露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其中行露的每章是六句四句是五言因此诗不全是五言故称“半章”

邪径汉书·五行志记载的成帝时的童谣共六句全是五言

风格结体古诗十九首所构成的风格散文古诗十九首行文所表现出来的文采特点分布书写文采

皇冠引申为首屈一指之意

译文

汉代初期的四言诗首先有韦孟的作品他诗里讽谏劝告的意义是继承了周代作家的传统汉武帝爱好文学便出现了柏梁诗严助司马相如这些人他们写作诗歌没有一定的程式西汉成帝命令刘向对诗歌进行了评论整理一共得三百余篇所收集到的都是全国朝野具有文采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是相当齐全丰富的了但是这些作家遗留下来的作品中却没有看到有五言诗因此李陵的与苏武诗班婕妤的怨诗难免被后代人怀疑不过在诗经召南·行露就开始有半章五言孟子·离娄篇里引用的孺子歌就全首诗都是五言了此外较远的如晋国优施唱的暇豫歌出现在春秋时期孩童唱的邪径谣则出现在较近的西汉成帝时期根据上述诗歌发展的情况足以说明五言诗很久以前就有了再说古诗十九首写得十分的漂亮雅丽但是作者不易确定有人说它是枚乘所作冉冉孤生竹一诗又是傅毅的手笔就这些诗的辞彩特色来推断大概都是两汉时期的作品吧从行文风格上看质朴而不粗野能婉转地托附事物来表现情思能够哀感动人的来抒发深切的感情确实是五言诗中的代表作品啊至于说张衡的怨诗具有清丽典雅的特点耐人寻味他的仙诗缓歌之类的诗歌素称有新的声韵

原文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

注释

王徐应刘指王粲徐干应玚刘桢为“建安七子”中四人

狎(xiá)游玩戏耍

应作“及”正始魏废帝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8年)当时清谈风气开始兴盛崇尚老庄思想指道家思想

何晏正始时期清谈玄学的领袖最先写玄言诗玄学指学和老庄学术玄言诗即写玄学内容的诗

嵇康正始年间文学家鲁迅辑其作品为嵇康集高而严阮籍正始年间文学家阮步兵集他与嵇康齐名都属“竹林七贤”

应璩(qú)应玚之弟三国魏末作家著有百一诗“百一”即“百虑一失”之意内容皆是劝诫当政者的

译文

到了建安初期五言诗的创作十分地活跃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在文坛上大显身手王粲徐干应玚刘桢等人争先恐后地驱驰他们的诗歌都爱好清风明月戏玩塘池园苑在诗歌中叙述恩宠荣耀的遭遇描绘宴会酣乐的场景慷慨激昂地抒发他们的志气坦白直率地展现他们的才情他们在抒发情怀叙述事理时不追求细密的技巧在遣辞写景上只求其明白清楚这些就是建安文人共同的特点到正始年间道家思想玄学的风气兴起诗歌里也夹杂了这些出世求仙的思想像何晏等人作品大都浮泛浅薄唯有嵇康的情志清高峻拔阮籍的诗意旨遥远深邃因此他们的成就就比同时的诗人要高至于应璩的百一诗能够无所畏惧地讽刺时事独树一帜文辞虽然委婉曲折道理却很正确这是建安时代的正直遗风

原文
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

注释

缛(rù)繁盛

析文讲究文字的对偶词藻

讥笑嘲笑徇务亲身从事政务

袁孙袁宏孙绰均东晋初玄言诗人同“以”此处指玄学

景纯郭璞的字两晋间诗人著有游仙诗共十四首

俪(lì)对偶百字五言诗二十句共一百字这里指全篇

穷力竭力

译文

晋代的诗人们诗歌开始走上了浮浅绮丽的创作道路陆等人都在诗坛上并驾齐驱他们诗歌的文采比正始时代更加繁缛但是内容的感染力却比建安时代的柔弱他们或者以讲究文字的骈偶词藻的华丽为能事或者偏重靡丽的笔调来自逞其美这就是西晋诗坛大概的情况到了东晋的时代诗歌的创作便淹没在了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之中玄言诗人们都嗤笑从事政务的志向而推崇提倡出世忘却世情的清谈所以袁宏孙绰以后的诗人虽然作品各有不同的文采雕饰但作品的内容都一致趋向于玄学因此再没有别的诗可以和玄言诗争雄于当时的诗坛了所以郭璞的游仙诗就成为隽永杰出的作品了南朝宋初的诗歌对前代诗风有所继承也有所变革清谈老子庄子学说的风气渐渐告退了而描绘山水的作品却日益兴盛起来于是诗人努力地在全诗的骈俪对偶上显示文采在每一句的独特新奇上竞逞才能内容方面要求逼真地描绘出景物的形貌文辞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做到新颖这就是近世诗人们所竞相追求的

原文
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干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若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之为易其难也方来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巨细或殊情理同致总归诗囿故不繁云

注释

平子张衡的字

茂先张华的字

太冲左思的字公干刘桢的字两人都写五言诗所以说“偏美”

思无定位作家的思想没有一定的标准

通圆应作“圆通”佛教术语圆性体周遍通妙用无碍这里指作家全面精通

离合离合诗即拆字诗是一种按字的形体结构用拆字法组成的诗歌

回文回文诗可以颠倒念的一种诗最著名的回文诗是晋窦滔之妻苏蕙的回文璇玑图

道原未详一说即南朝末的贺道庆

囿(yòu)园林诗囿指诗坛

译文

因此纵观历代的诗歌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归纳一下它们相同和相异的特色就可以看出诗歌创作的纲领和要点了如说到四言诗的正规体制那主要是典雅温润说到五言诗的常见格调则以清新华丽为宗旨对于这些不同特点的掌握就需要诗人根据具体才华来定了如张衡的诗得到四言诗典雅的格调嵇康的诗歌具有温润的特点张华的诗歌凝聚着清新的风格张协的诗歌发扬了华丽的特色各方面都兼备的要算曹植和王粲只偏长于某一方面的就是左思和刘桢但是诗歌的体裁虽然有一定之数而人的思想感情却各不相同作者只能随着个性偏好来进行创作所以很少能兼备各种体裁的如果深知其中的难处那可能写作还比较容易如果轻率的认为诗歌创作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反而会在写作中碰到很大的困难至于三言诗六言诗和杂言诗它们起源于诗经至于离合诗的产生则萌芽于汉代的图谶纬书里面“回文诗”的兴起则是从道原那里开始的而几人联句共韵的“联句诗”则是继承了柏梁台诗的体裁这些诗歌的创作大小不同逐次有别但是写作的具体情况和道理是一样的总之它们都归属于诗歌的范围所以这里就不再逐一论述了

原文
赞曰民生而志咏歌所含兴发皇世风流二南神理共契政序相参英华弥缛万代永耽

注释

皇世太平盛世上古“三皇”时代

政教时序即时代的发展

译文

总结

人生来就有情志

这成为他们咏唱的诗歌的内容

歌咏开始于“三皇”之世

它的风格流传到后代那周南召南

它和神理契合一致

还与政教时代互相渗透

文采丰富的诗歌越来越繁荣

千秋万代永远爱好

评析

明诗书记共二十篇为文体论这既是各种文体的简史又是各种文体写作经验的总结明诗主要讲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发展史及其写作特点

全篇分三部分讲诗的含义及其教育感染作用讲先秦到晋宋的诗歌发展情况总结上述诗歌发展情况提出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基本特色和历代诗人的不同成就

在本篇中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所总结的特点是“雅润”“清丽”比曹丕陆机等都有所发展主张诗歌写作要言志缘情并重刘勰通过对诗歌的创作和诗歌理论的追根溯源看到了诗的“言志”与“缘情”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因而他坚持诗歌既要“言志”又要“缘情”强调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主张诗歌要写得美不满足于“辞达而已”的古代诗歌此外刘勰还强调诗歌的“持人性情”“顺美匡恶”的教育作用